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與挪威科技大學科學家攜手,成功研制出一種兼具高性能與低成本的新型激光器。這項“小而美”的科技成果未來或將在自動駕駛汽車、光纖互聯網等領域大放異彩。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自然·光子學》雜志。
激光技術雖廣泛應用于精密測量和通信領域,但傳統設備常面臨“體型”笨重、造價高昂、調試復雜等難題。研究團隊另辟蹊徑,通過創新材料與微型光子電路的巧妙結合攻克了這些技術瓶頸,讓小型、廉價、用戶友好的高性能測量儀器和通信工具成為可能。
這款新型激光器具有三大突出優勢:能發射強度穩定、品質優異的光束;頻率調節如行云流水,可實現平滑精準的連續調節;采用成熟芯片工藝制造,具備工業化量產條件。
在自動駕駛領域,該激光器可顯著提升激光雷達的探測精度。測試數據顯示,其距離測量誤差可控制在4厘米以內。更令人振奮的是,在氰化氫氣體檢測實驗中,這種激光器同樣表現出色。這種劇毒氣體的快速識別如應用于化工安全、反恐防暴等領域將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