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
發(fā)表在最新一期《阿爾茨海默病與癡呆癥》雜志上的一篇論文指出,人在45歲至65歲之間增加體力活動有助于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缺乏活動則可能損害大腦健康。該研究由西班牙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和巴塞羅那β腦研究中心合作完成。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人們每周應進行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活動。此前大量研究表明,鍛煉能改善心血管和心理健康,從而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此次研究屬于縱向隊列研究,涵蓋337名參與者。研究對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qū)有阿爾茨海默病家族史的中年居民進行了4年隨訪,通過體力活動問卷評估4年間活動量變化,并利用神經(jīng)影像學檢查分析鍛煉對大腦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參與者被分為遵從者(符合WHO體力活動建議)、不遵從者(體力活動量低于推薦量)和久坐者(每周體力活動時間為零)。
β-淀粉樣蛋白是一種蛋白質,它在大腦中積聚時會損害神經(jīng)通信,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首個病理事件。研究顯示,增加體力活動至符合WHO建議水平的參與者,其大腦中β-淀粉樣蛋白的積累量少于久坐不動或減少體力活動的參與者,且活動量增加越多,淀粉樣蛋白積累量越少。研究人員指出,即使體力活動量低于建議水平,參與者大腦皮層厚度也比久坐的人更大,說明任何活動量都有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