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都芃 張晶
人類探月活動的逐漸深入,對衛星導航通信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瞄準未來探月需求,我國正籌劃建設環月球的通信導航衛星星座,為各類探月活動提供精準的通信導航,堪稱月球版北斗系統。而天都星作為該系統的技術試驗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探索驗證作用。
6月30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活力中國調研行”安徽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位于合肥的深空探測實驗室。天都星總體設計師龔明宇告訴記者,天都星包括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是深空探測實驗室的首發星。
要想為探月活動提供精準導航,衛星首先要知道自己在宇宙空間中的準確位置。為此,天都星開展了一系列通信導航新技術試驗,如月球軌道導航空間基準異源標定,包括星地激光測距、星間微波測距等試驗、月地高可靠傳輸與路由新技術驗證等。
不久前,天都星更是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空間激光測距技術試驗,打破了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僅能在夜晚作業的時間限制,標志著我國在深空軌道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突破。
未來,天都星還將開展更多技術試驗,為月球探測乃至更遠的深空探測“組網搭橋”、保駕護航。
(圖片來源:深空探測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