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梁樂
6月30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伊犁植物園溫室“蘋果苑”正式開館。在簡單的啟動儀式后,“蘋果苑”內舉辦了開館后的首場科普導覽活動,吸引了眾多公眾進館參觀,共同感受熱帶亞熱帶的奇花異木及其科學奧秘。
伊犁植物園主任管開云介紹,歷經兩年多的精心規劃、施工建設與植物引種布展,“蘋果苑”終于實現了預定目標,達到開放標準。“這一成就凝聚了中國科學院、各級政府、揚州援疆辦、國內兄弟植物園及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他說。
館如其名,這座溫室群的主體建筑外形酷似蘋果,巧妙呼應了伊犁作為新疆野蘋果故鄉的獨特地位。整個建筑群總面積達5505平方米,由四大主題展館及配套工作區構成,定位為集珍奇植物保育、科研支撐、產業孵化與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目標在未來兩年內收集展示超過3000種(品種)植物,打造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植物方舟。
步入溫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熱帶植物館,酒瓶椰子的奇特身姿、柚子和檸檬的芬芳,近400種新疆罕見的典型熱帶物種構建出濃郁雨林風情。毗鄰的亞熱帶植物館堪稱奇花異卉殿堂,“茶族皇后”金花茶、絢麗杜鵑、碩果香蕉、佛教圣花地涌金蓮等近400種珍稀觀賞花卉爭奇斗艷。荒漠植物館方寸之間濃縮旱地智慧,匯聚超過300種形態奇崛的荒漠精靈與多肉植物,尤以20余種神秘“石頭花”(生石花)為亮點。而作為溫室“心臟”的植物繁育館,則承擔著域外珍稀瀕危物種的引種馴化、苗木繁育及科研材料供給重任。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黨委書記張向軍表示,這座融合自然奇觀、科研抱負與教育理想的綠色殿堂正式啟用,開啟了伊犁河谷認知世界植物多樣性的嶄新篇章,也為新疆增添了一處領略自然偉力、激發科學夢想的重要地標。
(伊犁植物園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