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王玉亮
6月28日,第四屆RCEP區域(山東)進口商品博覽會在山東省臨沂市舉行。博覽會上,澳大利亞商人阿爾伯特·特羅塔向來自全球各地的顧客展示了獨具特色的杜松子酒,威士忌等產品。他順手倒了一杯,讓記者品嘗。“這是我首次來到中國,太奇妙了!”阿爾伯特·特羅塔說,“本屆博覽會是把我們的產品推向市場的好機會,這里人口多,機會多,我希望借助博覽會進入中國市場。”
地處山東省東南部的地級市臨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眼中的“中國物流之都”,臨沂商品輻射全國各地,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中國商業聯合會授予“臨沂商城 中國大集”稱號。
“本屆博覽會展覽面積3.5萬平方米,設置1200個國際標準展位,日均到會觀眾1.5萬人次。”臨沂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市商務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姚運寶表示,本屆博覽會吸引了300多家國際供應商和5000多家境內外專業采購商參加。
這次到中國,巴基斯坦參展商穆加爾帶了一些家具和首飾盒,他告訴記者:“我來中國做生意,中國有很大的商機和潛力。”據了解,眾多參展外商表示看好中國市場,希望借助博覽會這一平臺拓展合作空間。
姚運寶介紹,本屆博覽會的特點之一是“會展融合度更高”,并創新推出了“展會+市場”“展會+產業”“展會+文旅”“展會+消費”“線上線下融合”等多種模式。為確保閉幕后這些創新模式的效應得以延續,真正實現博覽會的可持續發展,臨沂市將著力構建長效機制,確保融合效應持續釋放。
姚運寶表示,依托“中國大集”平臺,臨沂將把本屆博覽會的有關參展商、展品、采購信息等核心資源“搬”到線上,打造“永不落幕的RCEP博覽會”,實現供需雙方的常態化對接,持續放大“線上線下融合”效應。
作為“中國物流之都”,臨沂將探索“產業+物流+數字”生態。據了解,臨沂將博覽會作為核心節點,深入聯動臨沂商貿優勢、物流網絡(如鯨寶物流)和數字平臺,構建一個集展示交易、供應鏈服務、物流配送、數據賦能于一體的綜合生態體系。
姚運寶表示,這是博覽會升級為“資源整合平臺”的核心路徑,也是持續放大臨沂“商城、物流、產業”三大優勢,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持久動力的有效途徑。